化学防治防效高,见效快,一直在白蚁防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毒性高、残效期长的药剂也已被禁用,目前应用的白蚁化学防治剂的毒性相对较低,残效期亦短,但这些药剂中某些品种存在着对哺乳动物神经毒性和对地下水影响等问题。由于它们对人类和环境存在负面的影响,特别是用于住宅、建筑物和公共场所时影响尤大,如发现毒死蜱对儿童神经系统存在毒性,在美国已禁止在住宅和建筑物使用,为此,开发毒性低、 残留少,和环境相容性好的生物源白蚁防治剂是当今的一个重要方向。
白蚁是世界上五大害虫之一。全世界已记载白蚁种类有3000种左右,其中185种白蚁被认为是害虫。白蚁蛀食含纤维类的物质,并能够消化纤维素,对植物和建筑物危害严重。白蚁分布遍布世界,喜在热带、亚热带生活,其危害面积约占世 界陆地总面积的50%。在中国,已记载白蚁种类有 476种,主要危害房屋建筑、水库堤坝、农林作物和电缆交通设施等。研究还发现,**数量巨大的白蚁会产生甲烷, 使地球气温升高;由其产生的CO2约占地球上每年CO2释放总量的20%;此外,它们排放的大量蚁酸造成的污染已**过汽车和工业烟雾等对环境的影响。
由于植物质白蚁药剂直接来源于植物提取的次生化合物,因此,多数对人畜低毒、*,且在环境中 残留低、易降解,与环境相容性好,虽在大田使用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对于涉及公共*敏感的地 方如家庭、公园、幼儿园、医院等使用前景广阔。
白蚁防治已受到了各国的重视。化学药剂防治仍然是目前主要、普遍的手段。按照作用特点和使用目的,白蚁防治药剂基本上可分为预防剂和灭蚁剂两大类。预防剂的特点是长效、驱避作用强烈;灭蚁剂则要求缓效、无明显驱避作用,通过白蚁自身的传播而灭治整个群体。在吸收传统药剂优点的基础上,目前已开发推广了不少新型白蚁防治剂。